耶魯教授教養(yǎng)女兒獨辟蹊徑:從商業(yè)模式到人生規(guī)劃

耶魯教授教養(yǎng)女兒獨辟蹊徑:從商業(yè)模式到人生規(guī)劃

少年商學院微信ID:youthmba)的第714次分享,由少年商學院新媒體內容總監(jiān)編輯整理。

一些言簡意賅的話總是能戳中為人父、為人母的我們的淚點。譬如“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愛就是在一起,吃好多好多飯”諸如此類。我們在兩年

前也曾分享過一篇文章,標題為《富孩子與窮孩子的區(qū)別,在于從小父母和他們說話的多少》。

那么問題來了:照顧自己的小孩,并和他們一起吃好多飯或者說好多話的時候,聊些什么話題比較好啊?

知名經濟學家、耶魯大學華人教授陳志武,可謂獨辟蹊徑,他對12歲的女兒陳笛說,咱們聊聊商業(yè)模式吧。

如果你家孩子10歲左右,而你恰巧對經濟學或金融學知識與技能也很熟稔,可能從沒想過蹲下和孩子聊這一話題。因為我們總是以大人的視角看世界,先入為主地覺得商業(yè)和財經是大人們的事。事實上,生活離不開選擇,而當面對決策的時候,就繞不開商業(yè)模式。

陳教授所著的這本《24堂財富課:與女兒談商業(yè)模式》大家或許并不陌生。今天我們推薦它,是因為少年商學院“趣課題”訓練營的一位11歲的學員,向我們推薦,希望分享給更多人。他說他的爸爸每天晚上給他講一個故事,他覺得實在太精彩了,并開始行動,“創(chuàng)辦我自己的公司”。

他真的做到了。下周我們專門分享。順便說一句,“趣課題”第四期訓練營現在正在面向全國招募,任何城市8到12歲的孩子均可參加點擊此處查看并報名)。

要不要開自己的糖果店

《24堂財富課》里,陳志武教授先從孩子們都熟悉的比爾蓋茨講起,剖析他為什么會那么有錢,為什么蟬聯(lián)世界首富多年。他引導女兒思考,一步步,由淺入深。最后女兒領會到,蓋茨今天的財富不是過去賺的收入的累加,而是股市將其未來收入的提前累加了。

之后他又和女兒分析星巴克這一路人皆知的公司。為什么星巴克雖然處在一個老掉牙,同時競爭也非常激烈的行業(yè)里,卻依然能夠成功?

聊著聊著,女兒和爸爸就聊到平時常去的餐館。一個容易忽略但值得思考的話題是:餐館里菜的品類越豐富,餐館就越能受到更多的青睞嗎?

沒錯。商業(yè)模式無處不在。而且絕不是大人們的專利。在聽了微軟、星巴克、沃爾瑪的案例后,女兒心血來潮,說想在學校周圍開一家糖果店,賣各種各樣好吃的糖果。但是這一想法卻沒有馬上得到父親的支持。因為父親說,一個商業(yè),除了考慮賺錢,還得考慮倫理。吃太多糖果會影響小朋友健康。

“那到星巴克喝咖啡也能導致人上癮,也對健康有影響啊”。12歲的陳笛說。陳教授對女兒這樣的反問很滿意,因為女兒已經“入戲”了,而且有自己的獨立思考。這個時候,他又開始和其就消費群體的不同特點開始探討。女兒如癡如醉,半夜都不想睡。

不要偏狹理解“商業(yè)”二字

陳志武教授先后在威斯康辛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任教,并被北大、清華等國內高校聘為訪問教授。但好多人喜歡他,是因為他是一個民生經濟學的普及者,他總能夠用淺顯易懂的話,將一些看似高深的經濟和金融問題講清楚,他曾著寫《為什么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是當年最暢銷的財經圖書之一。

也有好多人喜歡他,是因為他是一位好父親。他與女兒平等交流。在孩子面前,大人在專業(yè)上的權威,有時會顯得“蒼白”。因為孩子的思維是不受限制的,這正是少年們的可愛之處,它也能夠為我們成人的思考和思想注入養(yǎng)分。這也是少年商學院一直倡導的理念和作法。

最重要的是,中國的許多知識分子,對“財富”“財經”“商業(yè)”等存在著偏狹的理解,一提到這幾個詞,就簡單粗暴地理解成了“賺錢”。然后擺出一副“我怎么能與銅臭為伍,更別說讓孩子這么小就沾染銅臭氣了。”這其實是一種自命清高,一種作繭自縛。而于陳志武教授來說,他是一個有大視野、且會過小日子的人。他從不會給事物貼標簽,他和女兒聊的《24堂財富課》就是最好的佐證。

他在這本書中,還和女兒聊到全球化、股權激勵、員工管理、公益事業(yè)以及愛情觀等話題。與其說這是一系列的財富啟蒙課,不如說陳教授在和女兒聊人生。沒錯,不是為了聊人生而聊人生,而是用最獨特的形式、最豐富的內容、最有啟發(fā)的話題來讓每一場聊天都充滿智慧與童真。

少年商學院團隊的價值觀與陳教授異曲同工,注重孩子獨立、好奇和未來公民品格的培養(yǎng),主張利用課余或是飯后的碎片時間,來學習一些通俗但非常有啟發(fā)的經濟學知識與技能,然后行動起來,虛擬“創(chuàng)業(yè)”——哪怕動手做一個模型,或是在戶外采訪兩個路人。這樣的探索式學習,效果可謂事半功倍。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