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去看《美人魚》合適嗎?

帶孩子去看《美人魚》合適嗎?

這是少年商學(xué)院微信(ID:youthMBA)第1019次分享,亦是春節(jié)特輯的第七篇。作者是少年商學(xué)院創(chuàng)始人張華老師。

?

周星馳新片《美人魚》上映4天票房突破10億元,照這個趨勢,總票房應(yīng)該會超過30億,創(chuàng)下華語電影票房新紀錄。因為是春節(jié)假期上映的,所以好多朋友問:帶孩子去看這部片子合適嗎?

?

如果就這個話題展開一場辯論的話,正反方的爭辯應(yīng)該會很激烈。反方的朋友一定會說,前面有情色誘惑鏡頭,后面殺美人魚的幾個鏡頭更是血腥,怎么可能適合帶孩子去看?!

?

反方的理由似乎無懈可擊,但正方似乎大有人在。有朋友說,星爺拍的其實是一個嚴肅的童話故事,孩子天然是愛童話,并能從中得到啟發(fā)的。也有朋友說,讓孩子從小受些震撼是應(yīng)該的,也是可以的……

?

如果要問我的看法,首先要聲明一下,我們在這個討論里說的孩子,基本不包括6歲即還沒上小學(xué)的孩子,因為實在太小了,可能還看不懂周星馳想說什么。那么6歲以上的孩子當(dāng)中,我覺得10歲以上,即小學(xué)高年級或是中學(xué)生看,沒有問題的,拋開電影分級制度不說,永遠不要低估這些00后的判斷力和理解力,也永遠不要高估那點情色誘惑鏡頭,和血腥暴力鏡頭對孩子的危害。

帶孩子去看《美人魚》合適嗎?
?(周星馳早期手繪的美人魚造型。)

 

看到一位網(wǎng)名為HSCHALEX的朋友,帶12歲的女兒看完《美人魚》后,在網(wǎng)上寫的一段話。他說電影剛開始的時候女兒暢懷大笑,再到后來眼中噙滿了淚水,在回家的路上,一個人低頭不語,一回到家,就坐到書桌上奮筆疾書,“我想她也許是真的讀懂了這部電影,給了她以深深地震撼?!?/span>

 

以面這兩段話是節(jié)選自這位12歲姑娘寫的日記:

 

?地球早已千瘡百孔,大自然終究會把人類在地球上犯下的罪惡還給人類。人類為了自己的欲求,無限量地捕殺各種動物,吃魚翅、穿狐皮大衣、吃熊掌、取熊膽……在人類的“幫助”下,地球上許多的物種已經(jīng)消失得無影無蹤。人類不是常說什么人命關(guān)天、命懸一發(fā)……難道動物的生命就不珍貴,不需要我們?nèi)フ湎幔?/span>

 

?我很想大哭一場,我的淚水有對人類不恥行為的痛恨,也有對人魚的憐憫……。我決定每年的春天,我要多種幾棵樹,我不希望地球失去光澤。我相信世界上有美人魚,也許在很久以前,她們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廣袤的海洋里,后來就是因為人類的屠殺而滅絕了……

? ????

我覺得讓人欽佩的,不僅是一個12歲女孩的領(lǐng)悟力,更在于她“我決定每年的春天,我要多種幾棵樹”這句話流露出來的“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的意識。 這是最難能可貴的。我們一直在倡導(dǎo)培養(yǎng)孩子“獨立、好奇、未來公民”品格,什么叫未來公民?譬如那位從小想著改良小區(qū)垃圾桶以降低人們亂扔垃圾的10歲小男孩(點擊閱讀《10歲男孩1分鐘自我介紹,贏得CCTV英語演講比賽滿堂喝彩》),和這位決定每年多種幾棵樹以避免地球失去光澤的12歲小女孩。

?

今天我們不是來討論電影分級制度的。不過我還是順便查了一下IMDB(互聯(lián)網(wǎng)電影數(shù)據(jù)庫),由于電影上映沒幾天,所以只有新加坡的分級是“家長輔導(dǎo)級”(PG級),強調(diào)必須有父母陪同觀看。

?

但我特別想對那些覺得只能給孩子“陽光、溫暖、正能量”故事或案例看的家長說一句:你真的錯了,你用自己的專斷,甚至蠻橫,以及居高臨下只是站在大人角度,剝削了孩子全面認識世界的權(quán)利和新視角。

?

想起一本暢銷的兒童繪本,少年商學(xué)院微信早期曾和大家分享過 The Gashlycrumb Tinies,中譯名直截了當(dāng)叫做《死小孩》。這繪本描寫了一場恐怖的兒童大屠殺,每一頁皆是一幅圖,配一句圖說,講的是一個個小孩分別是怎么死的,每個小孩的名字都從A到Z排列,“A is for Amywho fell down the stairs. B is for Basil assaulted by bears. C is for Clara whowasted away. D is for Desmond thrown out of a sleigh. …”

 

帶孩子去看《美人魚》合適嗎?

 

這繪本的作者是美國著名插畫師愛德華·圣約翰·戈里(EdwardSt. John Gorey),他曾為《小紅帽》等經(jīng)典童話,以及馬克吐溫、海明威等文字巨擘的名著畫過插畫。你可以說他是一位“惡趣味”的插畫師,但由于他知道怎樣用最精確和幽默的方式去表達、執(zhí)行這種惡趣味,于是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風(fēng)格。

?

《美人魚》中“快關(guān)掉聲納,我受不了了,屎都要出來了”,“屎”字出現(xiàn)好多次,這沿襲了電影《喜劇之王》中《我是一坨屎》式插曲的路線,你也可以說這是一種“惡趣味”,前者是一個富豪覺醒前的生理反應(yīng),后者是一個小人物的辛酸傾訴。但不管怎樣,你會發(fā)現(xiàn)你并不是那么討厭“屎”,就像你終會不那么討厭插畫師戈里說“死”字一樣。

?

回到正題,關(guān)于“帶孩子去看《美人魚》合適嗎”的討論之所以能夠成立,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角度,那就是:在多數(shù)人的潛意識里,周星馳一直是拍喜劇的。但現(xiàn)在喜劇里有暴力元素,這種沖突讓一些人遲疑糾結(jié)。但我想說的是,仔細想一想,從《長江七號》開始(包括《長江七號》在內(nèi)),周星馳是不是其實已經(jīng)不再拍喜劇了?或者說,喜劇部分只是佐料而已。

 

?說到底,適合不適合帶孩子看《美人魚》其實是個偽命題。真正需要思考的是,一直以來,我們以怎樣的方式在關(guān)注、引導(dǎo)、陪伴孩子的成長?解鈴還需系鈴人,認為一部電影能夠摧殘一個孩子,就像希望一次夏令營能夠改變孩子的一生一樣幼稚。但不管你贊同帶孩子看也好,不贊同也好,有一點毋庸置疑:這個世界只有更加開放才有未來,每個孩子只有視野更加開闊才能成長。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