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對峙視頻:為什么父母一次次“耐心”的說教,卻引來孩子愈演愈烈的反駁?

母女對峙視頻:為什么父母一次次“耐心”的說教,卻引來孩子愈演愈烈的反駁?

昨天,有媽媽特意發(fā)來了這個視頻,想討論討論看法。父母究竟能有多“耐心”,孩子究竟有多“倔”呢?大家可以先戳視頻感受一下:

其實是一個生活中挺常見的場景,就是小女孩犯錯了(具體原因不明),她堅持自己已經(jīng)認識到錯誤并請求讓自己靜一靜,父母則堅持認為孩子態(tài)度不端正,還沒認識到錯誤,雙方因此僵持不下。

看完視頻,我統(tǒng)計了一下小女孩在這兩分鐘對話中的高頻率詞,分別是:怎么樣*7次、自己靜一靜*3次。

因為這7次聲嘶力竭的反問,瞬間站隊父母的人不在少數(shù):

“這孩子怎么這么倔啊”、“比她媽還兇,胸悶的應該是她媽吧”、“不止該罵還該打”……

也有人表示自己小時候就是這么過來的:

“好像看到了小時候的我”、“我也有被逼瘋的童年”、“小朋友知足吧,要是我跟你一樣,我媽早一個巴掌呼上來了”……

所以,這真的只是兇、倔,以及女孩父母反復強調(diào)的態(tài)度不端正的問題嗎?那為什么,父母一次次“耐心”的說教,卻引來孩子愈演愈烈的反駁呢?

對立是在不斷重復打死結(jié)

一對想要反復證明孩子做錯了的父母,和一個反復說明自己已經(jīng)知道錯的孩子,你猜最后誰會贏?

我們和孩子的每一次對峙,其實都是損耗。

父母用權(quán)威武裝自己,孩子用情緒保護自己。

贏的一方會有什么獎品嗎?恐怕只有日漸疏遠的親子關(guān)系。

輸?shù)囊环綍惺裁唇逃柲??恐怕只有鋪天蓋地的挫敗感了。

還記得之前有一條新聞,看完著實讓我吃了一驚,細想又覺實屬情理之中。

一名14歲男孩因睡懶覺不愿意起床,被母親掀被子,氣得從12樓跳下去,所幸最后落在11樓得救了。(我們曾分享過相關(guān)文章,點此查看)

雖然孩子們因為起床哭鬧、反抗比較常見,可這種極端又致命的行為真是不常見,難道只是一時沖動造成的嗎?

不是的,這是因為孩子長年累月壓抑在心底的委屈、郁悶甚至是憤怒得不到排解,導致最后徹底崩潰。

如果孩子和父母長期處于一種對抗狀態(tài),積壓了太多負面情緒,最后可能會抑郁,霸凌,也可能叛逆,或者膽小懦弱,并通過“消極攻擊型”的行為爆發(fā)出來。

從表面上看這個孩子很消極,在他心里那些看不見的憤怒卻在不斷堆積,最終會變得好像很叛逆,例如成績下降、吸毒、性行為、“忘記”做作業(yè)或是其他一些他覺得會讓父母煩心的行為,輕生也是其中一種。

而父母總是對的,因為年齡和閱歷;孩子總是錯的,因為年齡和閱歷嗎?

孩子就不該有自己的主張,有自己的想法,甚至偶爾犯一次錯嗎?

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guān)系,天生就賦予了家長掌控權(quán),但因為父母們對自己直覺、能力的過高評估,以及自身的焦慮感,會讓自己偏離了養(yǎng)育孩子的正確方向,甚至是背道而馳。

“沒有啊,我一直都有設身處地地為他著想啊,我打他罵他跟他講道理,都是為他好啊,怎么能說是對立呢?”

不好意思,從你為了證明孩子是錯的那一刻起,你們就已經(jīng)越走越遠了。

就像視頻里的這位媽媽,是的,她很冷靜,但從頭到尾都只有否定。相反,孩子歇斯底里的吶喊,更像是孤立無援的控訴。每一次振振有詞的指責,其實都在孩子心里打上了一個又一個的死結(jié)。

傾聽是邁出和解的第一步

在視頻中,小女孩一共說了7遍“怎么樣”和3遍想“自己靜一靜”,理屈詞窮的孩子,面對兩個資深老練的成年人,僅有反復這一句無力的掙扎!其實這是一種求救啊!

當父母對著“怎么樣”憤怒不已的時候,又有多少人能留意到那3遍“自己靜一靜”呢?包括小女孩的媽媽。

從一開始女孩就表達了自己想“靜一靜”的訴求,卻被媽媽完全忽略了,然后就一同卷進了我前面說的“我拼命證明你是錯的,你拼命說明我知錯了”的漩渦中。

直到最后,女孩實在是無力掙扎了,又重復了兩遍自己的訴求,父母才迫不得已同意了。

看到這里,很多媽媽其實都會深有同感——“我也不想變成這樣的啊,可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作為父母,作為成人,我們理應更成熟。成熟的標志,不是一味證明自己是對的,而是即使在認為自己對的情況下,也要耐心聽聽孩子的心聲。

他們的心聲,就是他們成長的腳印,我們要讓他們留下來。

對于那些還不懂得用理智控制自己情緒的孩子們來說,情緒的出現(xiàn),是我們介入的時機,讓孩子從中獲得成長的時機。

別讓孩子的表達方式塞住你的耳朵,使你聽不到他們要說的話。而你的眼睛也要觀察孩子的表情,她雖然在聲嘶力竭,但也許她的眼中卻含著委屈痛苦的淚花。你的心也要跟你的耳朵在一起,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千萬別忽視親子間的共情,它擁有強大的力量,能讓孩子把父母當成自己的盟友,而不是旁觀者。

當孩子在氣頭上嚷嚷的時候,除了可以給他一個鎮(zhèn)定情緒的擁抱,逐漸幫助他釋放憤怒,還可以耐心溫柔地詢問:“寶貝,你生氣了,是怎么回事???”

我們要關(guān)注的是孩子發(fā)怒的原因,而不是他表達憤怒的方式,要努力去理解他認為自己受了什么委屈或不公平的對待。

聽一聽,聽孩子說。如果他感到自己受了委屈,那么只有當他感到你聽明白他的抱怨了,他的憤怒了才會平息。

父母如果善于傾聽,孩子就更能感受到被理解。冷靜的交談和充分的尊重是相互的,也是需要我們通過實際行動去教會孩子的。

而如果我們無視了第一次,第二次……孩子很可能就會走向兩個極端:一是干脆連情緒都不在你面前流露了,二是以越來越強烈的方式來引起你的注意。

視頻里的媽媽如果一開始就這樣說:“好,你靜一靜,但是不能關(guān)門。不能關(guān)門我不打擾你,你靜一靜”,也許就不會出現(xiàn)這2分多鐘的劍拔弩張了。

最后還可以簡單地加上一句“你冷靜后我們再好好談談”。

因為對于事情的復盤肯定是需要的。當孩子知道你很關(guān)注他的訴求,又表達了想跟他交談的愿望,再加上一點點的冷卻時間,接下來的溝通就會順利很多了。

關(guān)愛是良好溝通中的基礎(chǔ)

大概每個成年人都曾經(jīng)歷過被壞情緒控制到無法思考,事后又追悔莫及。我一直都很喜歡這句話:“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情緒總會吞噬問題本身。如果任由壞情緒肆意增長和發(fā)散,慢慢地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到頭來早已不是對錯的較量,而是情緒的較量。

評論里有人說:“因為是爸媽,可以給她時間靜一靜。但以后呢?接觸到真的社會,誰會這樣慣著她呢?”

不能慣著、寵著,要讓孩子多受苦,體驗社會生存的不易……這是很多父母腦海里根深蒂固的觀念。

是的,沒有人有義務去容忍和接受另一個人的壞情緒,所以孩子要從小學會自主調(diào)節(jié)情緒的方法。

只是,調(diào)節(jié)情緒是需要父母去引導的,而不是把壞情緒通通扔回給孩子要他忍住、堅強、懂事點就可以的。這不是從娘胎里帶來的能力。

而一切的引導和溝通,都要從關(guān)愛孩子開始,并以此作為核心。

當不同的觀點把我們拉開了距離,愛,卻能把我們進行連接。

一句“媽媽愛你”,一個親吻,一個擁抱,都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愛的存在而如果孩子感覺不到父母對他的愛,他不僅會感到惱怒,還會抵擋父母的教導,甚至因為太過渴求愛變得低微,或者走向反面,變得極其防御。

如何去關(guān)愛孩子呢?

享譽全球的情感輔導專家蓋瑞·查普曼博士在《愛的五種語言》中提到,我們可以用來跟孩子交流的有這五種愛的語言:肯定的話語、美妙的時光、禮物、服務的行為、身體接觸。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主要的愛的語言,找到它并經(jīng)常使用,這樣可以使我們對孩子的愛表達得更充分。

這種愛的表達是無條件的,父母不必等到孩子表現(xiàn)好的時候才去擁抱他們、拍他們的背或是用胳膊緊緊地摟他們的肩膀。

回到這個視頻,我覺得小女孩的父母完全可以運用到任意一種愛的語言來和孩子交流,而不必像在打仗一樣拉鋸,針鋒相對。

對子女的愛,會衍生認可和尊重。

認可,對于孩子的改進及時給予鼓勵,即使她還有很多不足。

當視頻中的小女孩一直在強調(diào)自己“已經(jīng)認識到錯誤了”,父母卻像沒聽到一樣揪著“態(tài)度不端正”不放。

尊重,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即使我們并不一定完全贊同。

就像孩子希望自己能夠靜一靜時,也希望父母能夠后退一步,而不是繼續(xù)咄咄逼人。

生活中不可能時時充滿歡笑,可誰說我們不能微笑著去解決爭端呢,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問題。

每個錯誤都是孩子進步的階梯,而每次父母在幫助孩子爬樓梯的時候,都是一次最美好的親子互動。

還是那句,請站在他身旁和他一起變得更好吧,而不是站在他的對立面讓他覺得自己永遠是錯的。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