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nèi)有些人在說:國外的快樂教育是個美麗的謊言,目的是讓底層窮人永遠無法跨越階層的鴻溝,“推娃”并不是中國家長的專利,全世界中上層的父母們都在“推娃”,成功的人生需要犧牲快樂的童年。最近兩位美國經(jīng)濟學家Fabrizio Zilibotti和Matthias Doepke的新書《Love,Money and Parenting》似乎為國內(nèi)如火如荼的“推娃”又添了一把火。這本書的一個結論是:在像美國這種收入分配差別大和教育回報率高的國家,越來越多的父母采用“權威式教養(yǎng)方式”,因為這種教養(yǎng)方式對孩子最有利,更容易讓孩子成功。《愛,金錢和孩子——育兒經(jīng)濟學》各種數(shù)據(jù)表明,美國的父母確實越來越重視教育,各個家庭在孩子教育上的金錢和時間投入在成倍增加。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包括美國在內(nèi)的很多國家都在流行中國式“推娃”。“權威式教養(yǎng)方式”和中國式“推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有很大不同,美國學者將中國式“推娃”稱為“專制式教養(yǎng)方式”,而且中國式“推娃”只流行于北美的亞裔父母中間。從《虎媽戰(zhàn)歌》開始,亞裔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Asian Parenting )便在北美的社會輿論、研究領域和教育實踐中不斷掀起陣陣漣漪,亞裔父母“推娃”已經(jīng)成為北美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但是,美國學界的各種理論和實證研究顯示:亞裔父母“推娃”的成功僅止于亞裔孩子學業(yè)成績的優(yōu)秀。事實上,常春藤等美國名校并不青睞北美學術模范生——亞裔學生,而且亞裔進入職場高層的比例,是各個族裔中最低的,同時亞裔學生的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引起北美社會各界的關注。亞裔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和北美主流文化和教育價值觀是相沖突的,亞裔父母的“推娃”在北美一直飽受批評和指責。從實踐中的情況來看,近年來,隨著亞裔“推娃”對北美教育生態(tài)的影響與日俱增,北美教育體系已經(jīng)開始采取一些針對和限制亞裔學生的改革措施,并因此引發(fā)了亞裔父母的抵制和不滿,這一場東西方文化和教育價值觀的沖突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北美亞裔父母“拼娃”的未來走向會如何?亞裔父母會在這場文化和教育價值觀大戰(zhàn)中獲勝嗎?有研究表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會隨著亞裔二代更多吸收北美主流文化價值觀而停止。天賦VS勤奮:天才是“推”出來的嗎?亞裔父母“推娃”使得很多亞裔孩子如愿進入了名校,常春藤亞裔學生比例高達25%。藤校生應該可以算是人中龍鳳的天才了,但是亞裔藤校天才的表現(xiàn)卻是一言難盡。根據(jù)EIC教育報告:2013年只有75%的常春藤中國學生能夠順利畢業(yè),這比常春藤的平均畢業(yè)率低了20%。而根據(jù)韓國Samuel S. Kim博士的統(tǒng)計,在1985年到2007年間,排名前14的美國大學的1400個韓國學生中,44%的韓國學生中途放棄學業(yè)。亞裔天才學生不僅輟學率較高,心理問題也很嚴重。根據(jù)2009年耶魯大學學生心理健康調(diào)查,耶魯大學45%的中國學生有抑郁的癥狀,29%的中國學生有焦慮的癥狀。而美國大學生的平均抑郁比例是9%,平均焦慮比例是9.5%。調(diào)查還顯示,耶魯大學45%的中國學生面臨學業(yè)壓力,這是焦慮和抑郁的主要原因。一些亞裔天才的過早隕落也引起美國各界的注意。根據(jù)麻省理工學院的統(tǒng)計:2000-2014年亞裔學生自殺率是學校平均自殺率的3倍,全國平均自殺率的4倍。2014年,耶魯、麻省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亞裔學生的自殺引起了全美社會各界的注意,而哈佛大學的Luke Tang的自殺更是引起了全國范圍內(nèi)對亞裔學生的精神健康的討論。為何亞裔常春藤學生心理問題如此嚴重?社會各界普遍的看法是:部分亞裔學生不是真正的天才學生,是被父母硬“推”出來的天才學生,常春藤大學并不適合他們。這就涉及到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一個重大分歧:天才是“推”出來的嗎?勤奮和天賦哪個更重要?西方人認為天才是天生的,不是塑造出來的,天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的未來,后天的教育只能起輔助作用;而東方人認為努力可以成就天才,勤奮比天賦重要。西方父母更傾向讓孩子順應天賦發(fā)展,對孩子的失敗,西方父母常常認為是天賦的原因。而東方父母更強調(diào)努力和勤奮,當孩子失敗的時候,則會認為是孩子不夠努力。北美的教育體系設計是承認天賦差異的,喜歡和適合什么學科,學多少和學多深,學生們有充分的選擇自由,北美的老師對學生經(jīng)常說的就是“Follow your passion”。學校教育的過程,就是學生找到自己的熱情、天賦和興趣所在的過程,也正是通過這樣一種自然過濾,讓5%的天賦稟異的人群爬到金字塔尖。看到別人家孩子的成功,亞裔父母的第一反應往往不是自家孩子天賦不夠,而是自家孩子不夠努力。亞裔家長常常會對自己的孩子說:如果你像某某一樣用功,你也可以獲獎啊;如果你也去那個培訓班,你也可以拿第一啊。為了推孩子進入藤校,亞裔孩子的各種課外補習和才藝訓練都是沖著競賽拿獎去的,孩子是否擅長,是否喜歡不重要,亞裔父母更關注的是什么樣的獎項有利于考上常春藤,什么樣的培訓老師能夠讓孩子獲獎。多倫多華人圈里的體育特長培訓經(jīng)常是一窩蜂,前幾年盛行花樣滑冰和國際象棋,近幾年又流行高爾夫和擊劍。多倫多的天才班本意是為有天賦的兒童提供的特殊教育項目,由于大批通過各種刷題和考前輔導的亞裔普通孩子的涌入,天才班已經(jīng)失去了本來的意義。多倫多還有兩所公立藝術學校,每年通過考試專門招收有藝術天賦的孩子的,卻被大批將來并不打算從事藝術,只想將才藝作為大學敲門磚的的亞裔孩子占領。我家附近一個畫室的一位韓國老師,深諳藝術學校的選拔標準,因成功輔導眾多亞裔孩子考入藝術學校而名聲大振。?美國學界普遍認為,亞裔父母過分強調(diào)努力的重要性會導致兩個問題:首先,被塑造出來的天才雖然會暫時領先,但后勁不足,很難走遠,甚至導致壓力過大而崩潰。其次,不僅摧殘了孩子對知識的渴求、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還可能讓孩子的真正天賦被埋沒。常春藤大學是亞裔的最愛,但是,近幾年常春藤大學跟亞裔的矛盾似乎越來越突出,亞裔起訴常春藤大學招生歧視的案子不斷見諸新聞。雖然,這些藤校一再否認招生中有不公平現(xiàn)象,但是,由哈佛大學提供的各個族裔的入學率表明,亞裔學生的錄取率是最低的。紅線代表亞裔學生常春藤大學對硬“推”出來的亞裔學生顯然是不太喜歡的,亞裔學生近乎滿分的成績,光鮮亮麗的獎項和眼花繚亂的課外活動,完美得不真實,完美得沒有個性。這常常讓招生官懷疑亞裔學生是否完全沒有個人生活,是個只知道到訓練和學習的機器人。漸漸地,藤校招生官們也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來鑒別是真天才還是“推”出來的天才。專業(yè)能力VS領導力:亞裔二代能躋身北美精英階層嗎?亞裔父母的“推娃”也使得亞裔二代成為美國受教育程度最高人群,根據(jù)Economist2018年的數(shù)據(jù):49%的亞裔擁有學士學位,而全美平均比例只有28%。根據(jù)The Pew Research Center 2016年的統(tǒng)計:亞裔美國人的平均收入超過別的族裔。那么,亞裔二代是否就如父母所愿,從此就躋身精英階層了呢?根據(jù)2017年Harvard Business Review,亞裔占職場專業(yè)人士的比例為12%。然而,亞裔在各個行業(yè)被提拔為高管層的比例是各個族裔中最低的,白人專業(yè)人士被提拔到高管的可能性是亞裔同行的兩倍。讓我們來看一組高科技行業(yè)的數(shù)據(jù),由Ascend進行的調(diào)查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2015年,在五大高科技公司,Google、HP、 Intel、 LinkedIn和 Yahoo,亞裔占據(jù)了27% 的員工。但是,大部分亞裔處于經(jīng)理層和專業(yè)技術職位,進入高管層的不到14%。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7年數(shù)據(jù)顯示,亞裔被高科技行業(yè)雇傭的比例最高,亞裔占據(jù)了硅谷50%的職位,但是,白人占領了83.3%的最高層次的工作。這一狀況不僅僅發(fā)生在高科技行業(yè),法律、投行、會計事務所等領域也是如此。耶魯大學法學院和美國亞裔律師協(xié)會2017的報告顯示,亞裔在全美排名前30法學院的畢業(yè)生比例超過10%,但是,被提升為合伙人的比例在各個族裔中是最低的。根據(jù)彭博商業(yè)周刊報道,2017年美國高盛投資公司的27%的專業(yè)人士是亞裔,但是只有11%的高級經(jīng)理和高管是亞裔,而且沒有一個亞裔是進入頂尖管理層的。Ascend 2017年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許多大型會計事務所的亞裔員工比例超過20%,但是,亞裔很少被提拔為合伙人。亞裔的教育優(yōu)勢為何沒能延伸到職場?美國工作生活政策中心(CWLP)2016年專門做了調(diào)查,25%的亞裔認為是種族歧視。而只有4%的白人認為是種族歧視。48%的受訪者認為:最大的障礙是亞裔不具備美國主流文化認為的領導力。勤奮努力、專業(yè)能力強,但是不適合擔任管理者,這是長期以來亞裔在北美的刻板印象,也是亞裔職場晉升的天花板。亞裔刻板印象有文化價值觀的原因,亞裔群體天生的拘謹和內(nèi)向的性格,在強調(diào)熱情、自信和坦率的西方文化環(huán)境里是個相對的短板,但是,亞裔父母的教育模式又再次強化了這個弱點。《選擇的力量》一書的作者Michael Hyter認為:亞裔父母太過強調(diào)學術是通向成功的路徑,而忽略了對職場晉升更重要的因素,即領導力的培養(yǎng)。事實上,職場晉升85%是考察領導力這種軟技巧,只有15%是可以量化的專業(yè)能力。圣地亞哥分校經(jīng)濟學教授Valerie Ramey認為:亞裔孩子普遍專注于學習和考試,在體育和社交方面花費的時間比其他任何族裔都少,由于沒有時間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社交生活,亞裔孩子缺乏心理、情緒上的成長體驗,不利于培養(yǎng)好的性格和領導力。綜合美國一些學者的觀點,亞裔缺乏領導力主要表現(xiàn)在:首先,缺乏社交能力是亞裔在職場上最大的劣勢。亞裔不善于跟同事建立很好的關系,通常被排除在職場非正式關系網(wǎng)絡之外,而這種非正式關系在涉及到職場升遷時往往比專業(yè)能力更有用。其次,亞裔習慣于順服權威和循規(guī)蹈矩,安靜聽話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不善于發(fā)表意見和展現(xiàn)自己,不夠強勢。第三,亞裔普遍缺乏冒險精神,害怕失敗。亞裔父母的教育方式雖然帶來了學業(yè)成功,但卻沒有帶來社會成功。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社會學教授Jennifer Lee 認為,光有勤奮和專業(yè)知識能力強是不夠的,亞裔需要培養(yǎng)那些無法量化的能力,包括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自主能力、社交溝通能力,對亞裔父母來說,改變教育方式,融入主流文化是唯一的辦法。學習成績VS兒童幸福感:亞裔學術模范生幸福嗎?美國各族裔做功課時間(藍:白人;棕:黑人;綠:拉丁裔;黃:亞裔)不是國外的孩子沒有快樂的童年,而是很多亞裔孩子沒有快樂的童年。這張圖展示了美國各族裔高中生每天早上8點到晚上10點做功課的時間,下午3點放學以后,代表亞裔的黃線遠遠超過了其他顏色的線,可以看出亞裔學生做作業(yè)的時間最久,睡得也最晚。孩子的成長教育過程中,學習成績和幸福感哪個重要?這也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一個很大的區(qū)別。我女兒學校的老師和白人家長很不理解亞裔孩子為何要花這么多時間在學習上,在他們看來,學習成績和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同樣重要,孩子的時間需要在學習、玩樂、交友、體育、才藝活動中平均分配。?他們經(jīng)常會很疑惑地問我:中國孩子學習成績已經(jīng)那么好了,為啥還要補習?因為他們認為,只有兩種學生需要額外學習:一是實在是跟不上學校的學習進度,二是學校的教育無法滿足的天才兒童。北美教育體系設計,秉承身心健康和學習知識均衡發(fā)展的理念,學業(yè)的要求有一個漸進的過程,真正的學習壓力在高中和大學。在小學階段,孩子的心理情感發(fā)展更重要,我女兒學校很多白人家長更關注成績報告單中的性格測評部分,如果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有的都不會告訴孩子,怕影響孩子的自信心,他們不理解為何亞裔父母常常因為孩子沒有得到A而如臨大敵,還要去找老師問個究竟。有一個跟我相熟的白人媽媽經(jīng)常對我說:“你不要讓你女兒像那些中國孩子那樣,一天到晚只知道學習,那樣的人生多沒意思啊。”聽我女兒說,學校里白人同學沒法理解亞裔同學的業(yè)余時間都被學習占滿,白人同學經(jīng)常會開玩笑說:“Get your life”。在亞裔父母看來,學習成績才是頭等大事。亞裔父母對北美教育最不滿意的就是對學習的不夠重視,公立學校的學習松松垮垮,就算是那些頂級私校,對學業(yè)的重視程度也不能滿足亞裔家長的要求。亞裔孩子的課后時間被功課補習塞得滿滿的,英文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寫作辯論等等都要學。不僅要多學,而且要超前學,遠遠超過學校的學習進度。亞裔學生在北美被看作是學術模范。2019年,美國的國家教育發(fā)展報告顯示,相比別的族裔,亞裔擁有更高的GPA,在ACT上亞裔平均成績高兩分,SAT上高100分。按照教育部的最新統(tǒng)計資料,亞裔雖然只占美國總人口的6%左右,但是亞裔占美國數(shù)學和物理奧林匹克團隊和總統(tǒng)學者的30%以上,占全國優(yōu)秀學者的25%到30%。亞裔出色的學習成績給北美其他族裔造成了不小的沖擊和壓力,北美社會各界都在討論:是不是應該像亞裔那樣花更多的時間在學習上?美國四位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撰寫的報告《Raising Happy Children Who Succeed in School: Lessons From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中,把亞裔和美國父母的典型教育方式進行了比較研究,他們的結論是:亞裔父母的高控制和高壓力的教養(yǎng)方式雖然造就了亞裔學術模范生,但是,亞裔孩子總體上的自尊感和幸福感很低。美國父母給孩子更多的主動權,雖然學業(yè)成就不如亞裔孩子,但是美國孩子的情感發(fā)育會更好。他們認為:不能采用亞裔不惜一切代價地把學習成績搞上去的教育方式,因為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學習成績同樣重要。一些兒童心理學專家指出:沒有快樂童年的亞裔孩子往往會出現(xiàn)心理問題,父母過高的期望讓亞裔孩子過分完美主義,害怕失敗,永遠不會對自己滿意,甚至還有對父母的壓抑的憤怒和怨恨。出色的學習成績使得各種優(yōu)秀教育資源被亞裔盡數(shù)占領,精英高中、特殊班、天才班、特殊學校等等幾乎成了亞裔的天下,為保持資源分配的平衡和學生多樣化,北美教育系統(tǒng)開始采取各種措施來限制亞裔學生。2018年開始,多倫多的私??荚嚥辉僖筇峁㏒SAT成績,而代之以性格測試,許多亞裔學霸在面試環(huán)節(jié)紛紛落馬。多倫多教育局還曾經(jīng)考慮要取消公立教育中的天才班和IB班,后來因為亞裔家長的抗議才作罷。紐約市長曾經(jīng)提出廢除標準化考試,讓亞裔比例占據(jù)73%的史岱文森高中(Stuyvesant)有更多白人、黑人和西班牙裔學生入學,遭到亞裔家長游行示威和抗議。限制亞裔學生的措施在大學更加激烈和廣泛,2018年開始,全美大約1000所大學不再強制要求提供SAT或ACT考分。而哈佛大學被訴在招生中強調(diào)非成績因素,人為限制了亞裔學生的數(shù)量。亞裔父母“推娃”在北美引發(fā)的東西方文化價值觀沖突有日趨激烈的勢態(tài),曠日持久的哈佛大學招生歧視案,則是表明了這種沖突已經(jīng)達到白日化的程度,面對北美社會的種種限制和不認同,亞裔父母還會一如既往地“推娃”嗎?美國學界的普遍看法是:隨著亞裔二代家庭更多吸收美國主流文化價值觀,亞裔父母“推娃”會終結于亞裔二代。按照2018年美國國家經(jīng)濟研究局和統(tǒng)計局的數(shù)據(jù),亞裔二代的社會階層向上流動性是各個族裔最高的,但是,亞裔三代的社會階層向上流動性正在減弱,這似乎印證了這樣一種說法。《紐約時報》一篇題為《告別虎媽虎爸》文章的作者,是一位成功的亞裔二代,他的觀點代表了很大部分亞裔二代的心聲,他認為幸福的童年比學業(yè)成功更重要,為此他可以欣然接受亞裔三代的衰落。幸福的童年對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意義,我們的孩子是不是必須要成功?我們是不是必須要犧牲幸福的童年讓孩子追求成功?這真是值得我們國內(nèi)深陷“推娃”焦慮的父母們深思。參考資料:1.Adeel Hassan,June 23,2018,Confronting Asian-American Stereotypes, The New York Times2. Didi Kirsten Tatlow, May 23, 2014, A Scholarly Response to ‘Tiger Mom’: Happiness Matters, Too, The New York Times3. Buck Gee and Denise Peck, May 31,2018, Asian Americans Are the Least Likely Group in the U.S. to Be Promoted to Managemen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4.George Qiao, October 8, 2017, Why Are Asian American Kids Killing Themselves? Plan A Magazine5.Zen Vuong, June 19, 2015,Asian parents who stress academic success could be hurting their children, expert says, Pasadena Star-News圖片來源:Michael Hansen and Diana Quintero,“Analyzing the homework gap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brookings,2017 Agust10外灘教育(ID:TBEducation)中國K12國際教育領先媒體,并系列化提供面向中小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優(yōu)質(zhì)在線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