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少年商學院(ID:youthMBA)第988次分享。由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編輯整理。
學習重要還是玩樂重要?工作重要還是生活重要?很多人會選擇前者,但來自香港的岑皓軒(Matt)和他的太太馬漪楠(Isabella)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后者。2014年8月起,帶著兩個兒子——一個5歲,一個4歲,離家出走了!
他們要用6年時間,到泰國學按摩及瑜伽,去成都學茶道,在高雄感受文化藝術,沖繩學習養(yǎng)生之道,到德國感受放任教育制度,去巴厘島上綠色學校……
(四口之家已結束在泰國一年的旅居生活,現(xiàn)在成都生活)
早在九年前,Matt就放棄了高薪工作,邊做全職爸爸邊投資,慢慢在香港有了幾套可以固定收租的房產(chǎn),他開始思考:我們賺多七位數(shù)字,不會令我們生活好太多;賺少七位數(shù)字,不會令我們無飯開,為什么不帶孩子去追求更自由的生活?更健康的身心?
(Matt夫婦一直是閑不下來的大“玩咖”)
孩子的教育不會受到影響嗎?當然會,這樣頻繁的轉(zhuǎn)學,學習效果肯定不如乖乖待在香港接受密集訓練來得好,再說孩子在香港完全可以讀非常好的學校。雖然Matt夫婦一到泰國,租下房子暫時安定下來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孩子安排進當?shù)氐膰H學校,但他倆顯然對成績什么的并不在乎。
事實上,孩子在香港學校讀書時,他們就經(jīng)常因為要帶孩子去海洋公園看鯊魚、企鵝而給孩子請假。一次,他們約了朋友露營,星期五就要出發(fā),他們就找到老師,在請假條上“原因”一欄,大大寫了兩個字——“去玩”。
“經(jīng)驗和見識應該放在學校和學業(yè)之上。”這是Matt夫婦的教育理念。
在泰國曼谷,他們帶孩子“逃學”的情況更嚴重。一次,他們有朋友在泰國南部結婚,他們就直接帶著孩子飛過去參加婚禮。這是他們第一次看到泰國人的傳統(tǒng)婚禮,兩個孩子開了眼界,又能交到更多好朋友,代價只是“犧牲”一天上學時間,以前是投資家的Matt只覺得是“本小利大”。
(泰國傳統(tǒng)婚禮)
他們還在泰國的家,設立了“大門常開政策”(Open House Policy ),招待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和家庭,交流養(yǎng)身之道、開心快樂和感恩的事。在過去的一年內(nèi),接待了超過幾百個來自世界不同地方的朋友和家庭,包括香港、四川、湖南、澳洲、美國、法國、瑞士等地。由于我們是住在同一屋檐下,我們可以得到更深入的交流,以及大家互相學習對方的生活經(jīng)驗。
兩個兒子和其他小朋友一齊玩,竟然很快懂得自動轉(zhuǎn)換英文臺,用英語跟其他國籍的小朋友溝通。短短兩三個月,英文已經(jīng)進步了很多。
在香港的時候,Matt身邊的家長經(jīng)常給孩子安排大量興趣班,但Matt還是堅持自己的法寶——帶孩子去沙灘嬉水、爬草地、執(zhí)樹葉。在熱帶國家,田地農(nóng)場是他們最喜歡去的地方。
沒有什么興趣班,Matt夫婦經(jīng)常陪兩個兒子畫畫,用的材料也就是簡單的舊布。
而對于Matt夫婦來說,這不僅是孩子開闊眼界的學習方法,要是自己放下既有價值觀,重新做個小孩學習新事物的絕好機會。
他們和在泰國的朋友一起種田:
一起參加素食和心靈主題交流活動:
前段時間,他們把自己帶著孩子在泰國的旅居生活寫成了《全家變泰》一書:
四個月前,Matt一家移居成都,開始了第二段“游牧”生活。
在香港有四處房產(chǎn)出租,每月固定收入是支撐這對夫妻如此任性的主要原因。不是所有家庭都有這個條件,但這對夫妻對待生活和孩子教育的態(tài)度卻值得每個人借鑒。
“不是退休了就什么都不做了,” Matt直言自己已經(jīng)進入退休生活,但他始終認為,作為一個男人,錢賺得再多是沒有意義的,還是應該回歸家庭,陪著妻兒去發(fā)現(xiàn)更大的世界。
?
繼“在家上學”(Homeschooling)正在流行之后,像Matt這種全家游歷學習的中國家庭,相信也會逐漸多起來。少年商學院倡導體驗式、參與式學習,并正在與Matt夫婦聯(lián)絡。如果可以問Matt一個問題,你會問什么?香港或成都與Matt熟識或接觸過的朋友,也請與我們微信留言,分享心得。非常感謝。
最后借Matt最喜歡的愛因斯坦的一句話結束:
Learning is experience. Everything else isjust information.
?
學習是一種經(jīng)驗和體驗,其他任何一切都只能稱為“信息”。
要發(fā)表評論,您必須先登錄。